侯幼/張曉娜,我不想提回娘家這個詞,總感覺一說,自己就好像不是爸爸媽媽的家庭成員了。我稱呼了20多年的“我的家”要改成“娘家”,真的有種潑出去的水的感覺。可是,現在的我真真的有我自己的家庭,有相愛的現實,有可愛天真的
孩子。娘家也是為了區分我現在的家庭和我之前的家庭的一個改的稱呼。即使別人真的把我當做潑出去的水,我的心也停留在這個生我養我的地方。國慶七天小長假,高速免費,大部分人都有一樣的假期,每個人都期盼著回家,我知道回家的路肯定坎坷,可是我還是義無反顧地加入了回家的大軍。
國慶第一天,高速堵車那是一定的,所以,我選擇第二天回家。回家看望爸爸媽媽,帶什么禮呢?每次帶回去的我爸媽都不放在心上。去年帶的稀罕的月餅,本以為爸爸媽媽會很喜歡(
幼教sMtxjs.com)
,結果他們都沒有看一眼。每次我和媽媽說起這件事情,我媽總是說忘了。我知道他們不在意我帶的東西,更在意的是回家的人——我、我的家庭成員,我們才是我爸媽放在心上的人,比帶回家的東西是更打動他們的禮物。回娘家,我不想左右一只雞,右手一只鴨,這些肉類對于年邁的父母來說,最好是少吃。天氣涼了,我不想爸媽喝涼冰冰的奶,最終決定買一箱火腿腸。雖然不健康,但膽固醇沒有那么高。先生還說買水果,回家后買新鮮的水果是最好的。買好東西后,我們開始出發了。
一路高架,不算堵。上了告訴后,感覺是在市區。高的地圖提示正在通過擁堵路段,預計用時21分鐘,擁堵的路段像螞蟻一樣,慢慢地像前進,可預計的用時卻在增加。旁邊有一條道,叫應急車道,我知道高德地圖每次都提示前方多少米有應急車道拍照,請注意您的車道線。這應急車道是應急用的,不是讓正常車輛通過的。可是,我看到有幾輛車都從應急車道通過,這種違反交通規則的事情,他們應該比我這個不開車的人更懂得。為什么明知道是錯誤的還要這樣做呢?不想等著,想急匆匆地回家。不管什么原因,都不能成為違反交通規則的理由。剛一會兒,就聽見一輛救護車呼嘯著從應急車道上駛過。想想,如果車輛都堵住了應急車道,那救護車還能第一時間救人嗎?往前走,看到了最左邊的車道上,三輛車依次停在那里,一眼望去,就知道是三車連撞事故。停在馬路邊的人一個個像蔫了的茄子。想第一時間回家,結果必須在這里等著處理事故,叫誰遇見了都會心煩意亂的。這三車連撞怪只怪他們沒有保持安全的車距,車速太快,急剎車來不及才會出現這種事情。再往前走,一輛車的引擎蓋被撞的嚴重變形。看到一起起的事故,我在想這高速沒有紅路燈,車輛又多,不是更應該引起人注意的嗎?怎么交通事故這么多呢?“寧停三分,不搶一秒”,這不是開車人該有的想法嗎?交通工具不過是個代步工具,調整好心態,自然不急于一時的慌亂。對于交通,每個人都應該有一種敬畏心理,是對生命的敬畏。
回到家的時候已經一點多了。看到滿園晾曬的花生,壓彎枝頭的石榴,幾只大白鵝看到人總是叫不聽,媽媽做好的飯,桌子上放著的各種水果,這一路多坎坷都感覺是一種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