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學目標:
1.正確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。
2.整體把握課文,理解詩句的意思,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。
教學重難點:整體把握課文,理解詩句的意思,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。
教學用具:多媒體教室
教學時間:一課時
教學過程:
一、古詩導入
課件出示《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》。
師:誰能朗讀一下這首古詩?(師相機正音。)
質疑,揭題:你知道這首古詩是誰寫的嗎?同學們,相聚是美好的,而分別總是令人傷感的。在我國古代,許多詩人都用古詩來抒發這離別之情。我們今天要
學習的課文《黃鶴樓送別》就是以一個生動的故事再現了《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》這首詩的創作情境,屬于“文包詩”的形式,文包詩——詩文對照(閃亮兒童網www.slscyc.com)
,理解詩意,體會感情。這可是蘇教版教材特有的一種文體,
3.師板書課題《黃鶴樓送別》
4、學生齊讀課題。
二、初讀課文,概括課文內容。
過渡:那今天,我們這篇文包詩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?請大家讀課文,
出示讀書要求:
(1)字字入目,讀準字音; (2)放慢速度讀書,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,把課文讀通順、讀流暢。
(3)讀完以后能不能抓關鍵詞,時間、地點、人物連起來說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?
“填空:課文主要寫了_______(時間) ,_____ (誰)在 ___________(什么地方) 為___________(誰)送行,寫下了著名詩篇_____________的故事。”
1、生自由讀課文。
2、學生讀書,師巡視,糾正錯誤坐姿和讀姿。
師:讀完了嗎?剛才同學們讀書的樣子都很專注,讀書就應該這樣沉下心來投入進去,一字一句讀仔細。好的習慣能讓我們受益終身。下面誰來說說這篇課文說了一個什么故事?
交流: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_______(時間) _____ (誰) ___________
(在什么地方) 為___________(誰)送行,寫下了的著名的詩篇_____________。
老師:你是一個善于總結的
孩子,真好。
你是個認真傾聽的孩子,老是喜歡你。
3、檢查初讀情況。
師:大家讀了課文,字音讀準了嗎?老師想檢查一下,,誰愿意起來讀一讀黑板上本課生字?
⑴出示本課生字:
mù mèng yǐn zàn yì wéi
暮春 孟浩然 一飲而盡 暫時 友誼 唯見
指名讀,齊讀
孩子們,老師把拼音去掉,你們還會讀嗎?
孩子們,你們發現了沒有?本課的生字,哪一種筆畫最多?是的,本課的生字都是橫筆多,我們在寫的時候,要記住:“橫筆多,平行寫,間隔要相等。”下面韓老師挑出一個較難寫好的生字“暮”字,和大家一起學寫。
⑵交流生字情況:
1、暮春:即春末、晚春的意思。暮是個生字,請看看它的字形。古字為莫,像太陽落到草叢中,表示傍晚。現在加上日,更突出了時間已晚。所以暮春是指晚春,末春“暮”是上下結構,在田字格里,寫時各個部分要緊湊些,來,仔細觀察老師是怎么寫的。
2、師:你們會寫了嗎?嗯,看到你們那認真的樣子,把暮寫的那么規范,美觀的,剩下的生字請你們回去以后認真連寫,老師相信你們也會寫的規范、美觀的。
(3)出示詞語:
師過渡:孩子們,剛才我們大家已把文中的生字新詞讀得很準了,現在韓老師加深難度,換一組四字詞,你能讀得更好嗎?誰來試試?
出示:暮春三月 煙霧迷蒙 繁花似錦
俯臨長江 飛檐凌空 依依不舍
楊柳依依 沙鷗點點 浩浩蕩蕩
師:一字一頓有板有眼。字音不光要讀準,還要讀出詞語的味道來。聽大家讀詞語的感覺,就像喝飲料一樣的感覺,有滋有味。老師喜歡你們的讀書聲。
三、精讀課文,引導感悟。
過渡:同學們,從三組詞語里,你們發現第一組詞和第三組詞都是描寫什么(風景的),這些詞就是一個美麗的畫面。只要你輕輕地去讀一讀它,并且用心地去想一想,就能看到一幅美景。下面韓老師給你們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,把這兩組詞語放到課文中里,你能把它讀的聲情并茂嗎?
1、出示段落。
① 暮春三月,長江邊煙霧迷蒙,繁花似錦,年輕的李白正在黃鶴樓上為大詩人孟浩然餞行。
師:暮春三月,長江邊的景色美嗎?你能通過朗讀體現出來嗎?自己練習讀讀看。
師:好,誰來讀一讀?評價一下。讀的美嗎?
A、不美?你覺得應該怎樣讀?
B、美,從他朗讀中,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美景?
師:孩子們,這一段只是寫景嗎?還寫到了什么?
餞行 就是——那為什么要用餞行,看餞是食字旁,那它可能與飯食有關,餞行指設酒宴送行。當這個人回來,設酒宴歡迎叫——接風洗塵。 本來,如果孟浩然不遠行,他們這個時候應在黃鶴樓上干什么?
而今,兩個人將天各一方,雖然有美景,但他們卻沒有心情去欣賞,反而多了一份憂傷,那我們應該如何去讀好這一段話呢?我們讀讀看。
孩子們,剛才我們用心的,有感情的朗讀了這一段,細心地你有沒有發現這一段話與我們的古詩《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》哪些句詩句相對應?
出示:故人西辭黃鶴樓,煙花三月下揚州。
老師:火眼金睛,找得準也讀得好。現在我們的女生有感情的這一段話,男生讀相應的詩句。
③岸邊楊柳依依,江上沙鷗點點。友人登上了船。白帆隨著江風漸漸遠去,消失在藍天的盡頭。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,凝視著遠方,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……
過渡:送君千里,終需一別,孟浩然他得走了。人有情,景也通情,你看岸邊楊柳依依,江上沙鷗點點——(引讀這段),
1、指名讀。
2、師:孩子們,你們自己讀讀這一段,感受這一段表達了怎樣的一種感情?在這一段里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?
師:孩子們,知道什么叫佇立嗎?聯系上下文說說?凝視呢?(長時間的站著,聚精會神的看著)大詩人李白在看什么?人都走遠了,還在看有說明了什么呢?
是啊!大詩人李白是多么舍不得好友孟浩然離開啊!同學們,你們能把這種依依惜別之情讀出來嗎?
3、齊讀。
師:聰明能干的孩子們,剛才你們又快又準的把與古詩第一二節詩句相對應的意思找了出來,現在這一段你能不能又快又準的找出與它相對應的詩句呢?誰來說?
師:真好!你有一雙慧眼,一下子就找到,找得準讀得好,聲情并茂。老師真替你高興!
下面,老師請男生來讀這一段話,女生來讀詩句。
四、詩文共賞
過渡:濤濤江水帶走了友人,也帶走了李白滿腔的思念,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,隨即吟出了膾炙人口的的名詩:出示詩
1、師范讀古詩《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》。
孩子們,其實不論是詩還是課文,從字里行間我們都可以感受到兩位大詩人的依依惜別之情。
板書:李白——————孟浩然
依依惜別
誰愿意起來把這種惜別之情讀出來?
師:多情自古傷離別,下面讓我們一起帶著這依依惜別之情把古詩有感情的朗讀一遍。
3、齊讀古詩《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》
五、
課堂小結
小結:風景如畫的三月,本是朋友共賞美景、共敘友情的時候,可李白和孟浩然就要分別了,他們會說些什么呢?讓我們下節課再繼續體會他們之間的濃濃深情吧!
板書設計: 25 黃鶴樓送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