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娟,在《學前課程與幸福
童年》一書的第八部分闡述
幼兒園園本課程建設的內容,我覺得非常好,現在每個幼兒園都在尋找屬于自己的園本特色課程,那么幼兒園的課程建設需要以班級為基點逐漸的積累。班級是課程實施的現實基地,班級是幼兒一日生活的所在,更有利于幼兒園課程的建設。
要建設以班級為基點的課程,需要注意以下基點:
首先,要關注幼兒的發展,了解班級幼兒的發展特點,是開展課程建設的基本前提,甚至是
教師之所以成為幼兒
教育專業人員的基本前提。
其次要關注教師自身的素養。幼兒園課程建設的過程,也是教師不斷
學習、不斷實踐、不斷思考和不斷提高的過程。教師的素質意味著教師要勇于面對教育實踐的挑戰(閃亮兒童網www.slscyc.com)
,對幼兒的行為能進入深入的觀察和分析,有問題意識,在工作中不斷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,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。
同時,還要關注社區、幼兒園和班級的課程資源。幼兒園課程的資源是多層次的,蛋所有的課程資源最終都要落實具體的班級,因此我們也要了解本班級幼兒的實際情況。
比如我們現在班級里開展的微課程“探秘南瓜”,就是來源于幼兒的生活,因為
孩子的興趣所在,家長資源的支持,我們才能建立課程。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,我們一直在關注幼兒,觀察幼兒是否感興趣,幼兒對南瓜了解多少,他們有些什么想法?我們隨時記錄下孩子的發現,并滿足幼兒的探究需要,支持幼兒的學習與發展。
我們在實施課程的過程中關注班上每個孩子的原有水平,努力促進每個幼兒真正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發展,同時,他也有效地發揮教師的才智并促進教師的學習與發展。